当前位置: 双肾下垂 > 肾下垂诊断 > 中医不是慢郎中,16个穴位一分钟治病
当前位置: 双肾下垂 > 肾下垂诊断 > 中医不是慢郎中,16个穴位一分钟治病
中医不是慢郎中,
这些穴位一分钟治病。
一分钟止咳
用大拇指的指关节压角孙穴一分钟,
咳嗽立止。
一分钟止喘
用力按压太阳穴,
一分钟可以止喘。
如果效果不佳,
再按压鱼际穴、太渊穴,
各一分钟喘即止。
一分钟降血压
取太阳穴上一指,
再后一指的地方,
用力按压此点一分钟,
血压明显下降,
若不降,
再顺时针方向按揉百会穴36圈,
血压明显下降,
这对于血压明显过高的人,
可防止出现脑血管意外。
一分钟缓解心绞痛
按压左手中冲穴,
一分钟可缓解心绞痛。
一分钟治心慌气短
按压左手心的劳宫穴一分钟,
或按压左手的神门穴一分钟,
均可缓解心慌气短。
一分钟治打嗝
用大拇指的指关节,
按压攒竹穴一分钟,
打嗝即止。
一分钟消气
按揉太冲穴到行间穴一分钟,
可缓解因生气引起的各种症状。
一分钟治失眠
用力按压风市穴一分钟,
即可产生睡意。
一分钟治头痛
按压百会、风池穴各一分钟,
头痛立止。
一分钟治腿抽筋
用力按压承山穴,
一分钟即止。
一分钟止鼻出血
用力按压涌泉穴一分钟,
出血即止。
对此穴位经常拔罐,
可以导引肾经虚火及上焦浊气下行,
并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
可以降血压,
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有助于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及浮肿的作用。
一分钟止牙痛
按压合谷穴、肩井穴各30秒钟,
牙痛即止。
注:取穴要准、适度用力。
合谷穴的作用:
一是能清热解表,
二是能疏筋散风,
通降肠胃。
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热镇痛。
一分钟治咽喉疼痛
咽喉肿痛或者扁桃体发炎,
疼痛难忍时,
用手使劲掐双手的少商穴,
同时配合吞咽动作,
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分钟治胃疼
胃痛时,
用双手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
待有酸麻胀感后坚持3至5分钟,
胃痛便可明显减轻。
各种胃病不适都可以治疗,
而且此穴也是保健穴,
每天按一按,
胜过吃补品。
一分钟治便秘
用刮痧板单向推沿标线,
向尖头方向下。
无副作用,
非常灵验,
大家可以试试哦,
小孩子更灵验!
中医与急诊似乎从不沾边,本文列举了中风、哮喘急性发作、急性心绞痛、跌打昏迷、血压暴升的中医急救法,效果非常好!真正懂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不仅擅长治慢病,在急诊方面同样有优势。一、中风中风最初发作的三十分钟是最佳抢救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风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将迅速升高。
首先,切不可搬动患者,特别是不可摇晃患者头部,因为这会加速微血管的破裂,导致出血增多而加重病情。赶紧取三棱针一枚,或者注射针头、缝衣针等尖的东西,实在找不到用细竹签亦可。在患者的十个手指头尖上刺之,刺入即出,要有血出来才行。
边刺边挤,每个手指头尖至少要流出三四滴血出来。再在鼻尖上点刺一下,可以渗出点血出来。这样处理之后,昏迷的病人可能会慢慢地醒过来。
注意:此法有一定危险性,不具备医疗知识不可用!
如果效果不明显,还可以再在十个脚趾头尖上刺血。还可以刺人中穴,针尖向上斜刺,作捻转强刺激,以促进病人苏醒。中风突然发作时,病人气血上涌于头部,手足开始发冷,此时当按摩搓推双手双足至发热,可以稳定气血,平衡阴阳,为抢救赢得时间。
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有云:“初中风急救针法: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延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又治一切暴死恶候,不省人事,及绞肠痧,乃起死回生妙诀。”
十二井穴,即十个手指指甲末端的穴位。手指尖和脚趾尖是人体的十二条经络的起点,在这些部位刺血可以醒神开窍,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效果最好。
手指和足趾尖部刺络放血具有泄热消淤、活血通络,开窍启闭、护脑醒神等功效,为中医传统的特色急救措施之一。
二、哮喘急性发作哮喘病人一般会随身携带扩张支气管的气雾剂,以备不时之需。而中医耳穴治疗的效果并不比喷剂慢。
举个例子,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董洪涛在求学期间,曾偶遇一老人,面红气粗,口不能言,判断为突发哮喘,随即为其贴压耳穴的肺、口、神门穴,并各按压几秒钟。病人即刻呼吸顺畅,面红消失。
大凡是痰喘或者咳嗽过急,憋不过气来时,都可用此法恢复。此外,还可以用手指按压天突穴。其穴在颈与胸骨的结合处的凹陷部分,顺着颈部中间向下摸,到胸骨处有一个窝,就是此穴。
哮喘急性发作时,病人自己或者他人用拇指勾住胸骨向下按,一按一松,刺激病人咳嗽,或者吐出浓痰涎沫,往往可以迅速缓解哮喘症状。
三、急性心绞痛对付急性心绞痛,可以按压至阳穴。
取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让病人低头,颈后隆起的骨突即为第七颈椎,由此往下数到第七个骨突即第七胸椎,其下方凹陷处就是至阳穴。
二是让病人两手自由下垂,用手摸病人的肩胛骨,在肩胛骨下角的下方即为第七肋间,第七肋间水平线与正中线相交处即为第七胸椎下方,也即至阳穴所在。
后一种方法尤适宜于冬季不便脱衣的情况下取穴。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
如果找不到此穴,可以在上下数个椎骨缝间都刺激一下。至阳穴属督脉,又是心脏的反射点,刺激此穴即可以升阳益心,开胸止痛。
按压至阳穴不仅在心绞痛发作时可立即奏效,而且还可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可每天按压三五次,或在从事较重体力劳动前、情绪不佳时按压至阳穴,可以防止心绞痛发作。
再有一个穴位,叫内关,在小臂掌面,腕骨向上三厘米左右的位置,两个筋的中间。
可以用拇指重重按压内关穴,能快速缓解心区的绞痛。还可以按压两个乳头正中间的膻中穴,可以顺风宽胸,缓急止痛。有心脏病的朋友,知道这三个穴位大有好处。
四、跌打昏迷从高处跌落、剧烈撞击、地震挤压等都可能使人昏迷,中医对昏迷有一套有效的急救方法。
首先,不可乱动病人,需要让病人自己慢慢地呼吸过来才行。此时如果乱动,干扰了病人的呼吸,可能会导致昏迷死亡。其次,可以强刺激人中穴,以促进病人复苏。
中医认为,人中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更是急救昏厥之要穴。中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中暑、昏迷、晕厥、全身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呼吸停止、低血压、休克、一氧化碳中毒等等。
现代研究发现,刺激人中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在危急情况下,提高血压可以保证各脏器的血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动。而且,刺激人中对另一主要生命指征——呼吸活动也有影响,适当的节律性刺激有利于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进行。
五、血压暴升血压骤然升高,病人可能会有突发性的剧烈头痛、恶心欲吐、视物模糊、四肢麻木或者颜面潮红等,这往往是中风发生前的警报。一旦中风,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后果亦不堪设想。
以中医救急之法,当刺血。用长针沿鼻腔达其深部,轻刺数下。然后让病人低头,鲜血即顺鼻腔大量流出。鼻腔离大脑很近,在此处刺出血,可以迅速缓解颅内的压力,预防中风的发生。
或者以刺十指尖出血,此法泄经络之实,开经络之闭,有极好的预防中风发作的效果。或者在鼻尖刺出血来,亦是不错的降压方法。
注意:此法有一定危险性,不具备医疗知识不可用!
更专业些的办法是刺太阳穴附近的血络。血压突然升高时,往往见病人面红目赤,头部暴痛,且太阳穴处见明显淤曲的血络。此时用三棱针或者注射针头刺血管淤曲的部位,放出恶血,可以迅速预防中风的发生。
中医可治疗的急性病还有很多,手段也不限于针灸、刮痧,经方“一剂知,二剂已”证明中药同样具有治疗急性病的功效。
中医医生要多临床,勤思考,坚持中医思维,增强信心,而信心来源于见多识广,随着积累增多,对病机的认识更加清晰,辨证更为准确,熟能生巧,心中有一些章法,面临压力和紧急时,也不会慌乱,心中的定力较大。
医院
中疗字()
为了弘扬祖国中医文化,提高临床实战技术,培养更多的中医技术人才,我院隆重推出刘永宽《传真脉法与伤寒论》本能系统医学临床实用高级推广班!
01一、《传真脉法》简介学会此脉法能使您在患者面前树立威信,该脉法不用患者开口能一针见血说出患者所患病症和症状,准确率%,把出脉势信息,可以指导方药治疗,指导中成药治疗,指导中药产品治疗,指导针灸,推拿治疗方向。此脉法简单易学,容易掌握容易复制,老师能达到什么程度就能教会学员达到什么程度。
《传真脉法》不同传统脉法,是传统脉法的精准发展,是集“二十三大信息”为一身的立体模式脉法,自成一体
01二、讲师简介刘永宽:执业中医师中医大师郭生白弟子
中医《伤寒论》本能系统医学首席主讲专家
中西医经典理论指导实践金牌讲师
中医药管理局职业讲师
首创《传真脉法》使天下学脉者,尽能掌握!
临床30余年,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病而远近闻名。精研生命科学,治病三十余载,疗效卓著,临床中把传统中医经典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相印证,形成了《伤寒论》本能系统医学。由于深受患者爱戴,被推选为威县第十一届、十三届政协委员,兼威县城区医师协会秘书长。
01三、《伤寒论》本能系统医学体系介绍人类最好的医生是自身的本能,医生是帮助本能的。中医是依靠生命本能治病的医学体系。《伤寒论》里走出生命本能系统医学。医圣张仲景在一千八百年前就认识到生命的本能。本能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比如,出汗、呕吐、大便、小便、哭、笑等等,在看中医的治疗方法,有发汗排异法、解肌排异法、透表排异法、呕吐排异法、泻心排异法、利尿排异法、通腑排异法等等。生命本来就有一套完美的排异系统,当感染了细菌与病毒本能立即做出排异反应,我们把握临床病势因势利导很快就能治好病。
《伤寒论》本能系统医学,把所有疾病划分成“外源性疾病”和“内源性疾病”,即阳性病和阴性病,在临床上更容易把握。外源性疾病我们一律采取排异疗法,内源性疾病一律采取综合强壮解除障碍自主调节法。内源性疾病与外源性疾病在临床上非常容易鉴别,通过对患者简单望闻问切,两三分钟就可判断出来。
中医本能系统医学,不借用易经八卦思维、河图洛书思维、五运六气思维、星相命理思维来解释中医生命理论。而是用系统思维、五行思维来清晰说明中医生命科学之奥妙,把几千年复杂中医简单化才是中医真正的进步,也更符合现代人的理解要求
《伤寒杂病论》六经浅述:太阳经一是解肌法,十五个桂枝汤加减。二是发汗法,四个发汗方剂。阳明经是吐法、清法、下法,五个下法方剂,十余个清法方剂。少阳经是和解法,是柴胡汤系列方剂。以上是三阳经,也是阳性病。在三阴经中,有助阳温经法、助阳化水法、助阳温里法、回阳救逆法、回阳通脉法等。这些完全与人体本能活动相关联。可以说,“中医本能系统医学”体系,真正解读了中医密码,改变了传统的中医观念,使中医变的易学、易懂、易用,复制容易。
内源性疾病:
什么是内源性疾病?
内源性疾病是人体内部器官、组织发生的功能性低下,功能活动程序的紊乱或功能障碍,我们就称为内源性疾病。内源性疾病就是慢性病,也叫阴性病。治疗的方法是提高功能,解除障碍,调节紊乱。
内源性疾病是没有排异能力的,是功能障碍或者是功能低下,是不发烧的疾病。
内源性疾病:
1.慢性阑尾炎
2.妊娠高血压
3.生殖器的慢性炎症
4.癌症的疼痛方
5.老年遗尿
6.崩漏
7.冠心病
8.甲状腺功能减退
9.股骨头坏死
10.胃十二指肠溃疡
11.悸气
12水逆
13胀满
14.停饮
15慢性前列腺炎
16.肿瘤
17.不孕症
18.产后无乳汁
19.肠梗阻、肠粘连、肠套叠、肠扭转
20.胃下垂、肝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
21.带动不安
22.先兆流产
23.半身麻木
24性功能低下
25.多汗症
26.闭经
27.增加肾脏血流量利尿方
28.厥阴头痛
29.经期乳房胀痛
30.经期口腔溃疡或感冒
31.慢性结肠炎
32.便秘
33.手足皲裂脱皮
34.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35.咳血
36.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37.衄血
38充血性头痛,诱导上部血液下行
39.肝硬化
40.肺结核
41.上部咳血的总方
42.下部出血
43.子宫内膜异位
44.肝脾肿大
45.冻疮
46.三叉神经痛
47.肝硬化腹水
48.紫黄烧伤膏
49.面瘫
50.荨麻疹
51.口疮灵
52.输卵管不通
53.慢性脉管炎
54.产后尿潴留
55.下肢静脉曲张
56.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57.神经性头痛
58.脑震荡
59.脑出血
60.功能性子宫出血
61.内外痔疮
62.脱发外擦方
63.心动过缓
64.紫癜
65.心包积液
66.脑积液
67.心衰肺心脑病
68.腰椎间盘突出
69.风湿痹症骨质增生熏洗方
70.颈椎病
71.上冲性兴奋
72.脑缺血
73.卵巢囊肿
74.子宫肌瘤
75.支气管扩张
76.关节积液
77.老年痴呆
78.剖腹产麻醉后截瘫
79.鞘膜积液
80.高血脂
81.糖尿病
82.高血压
83.尿闭
84.怕冷方
85.慢性咽炎
86.胎动不安
87.男性不育
89.复发性口腔溃疡
90.干燥综合症
······
外源性疾病:
什么是外源性疾病?
凡是人体外世界的致病物质,无论致病生物与非生物进入人体引起的排异反应,就叫“外源性疾病”。外源性疾病就是急性病,也叫阳性病。治疗的方法是排异。
外源性疾病的排异方法:
发汗排异法、解肌排异法、透表排异法、泻心排异法、催吐排异法、化瘀排异法、利肝利胆排异法、利尿排异法、通便排异法等等。
外源性疾病就是:
病毒性感冒、
伤风感冒、
急性喉炎、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咽炎、
急性腮腺炎、
急性颌腺炎、
急性鼻炎、
急性结膜炎、
急性胃炎、
急性肠炎、
急性胰腺炎、
急性肺炎、
急性胆囊炎、
急性肝炎、
急性牙龈炎、
甲亢、
急性乳腺炎、
急性肺炎、
肺感染、
急性中耳炎、
急性膀胱炎、
急性尿道炎、
急性腹膜炎、
急性阑尾炎、
急性脑膜炎、
大脑炎、
湿温、
风湿热、
妊娠呕吐、
病毒性角膜炎、
手足口病、
病毒性腹泻、
心肌炎、
疼风、
急性肾炎、
无名低热、
无名高热等等
《刘氏传真脉法》:本脉法简单易学,可让学员一针见血的把出病人最主要疾病信息,病人很少开口,可以报出病人痛苦症状,定病性,定病势,定疾病区域,指导开方用药。
刘永宽现场视频。报名联系人:李爽(同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头部白癜风擦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zd/2728.html